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“全球传播与中国话语”青年论丛、新版《中国

来源:东岳论丛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3-04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如何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道路、中国理论、中国制度、中国文化,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命题。近期,学界携手出版界作出积极探索,“全球传播与中国话语”青年论

如何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道路、中国理论、中国制度、中国文化,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命题。近期,学界携手出版界作出积极探索,“全球传播与中国话语”青年论丛、新版《中国概况》教材、“国际学生感悟中国丛书”、《我在中国挺好的:22个外国人与中国的缘分故事》《考考你:你未必知道的中华文化常识》等著作陆续出版,从不同维度尝试思考回答如何提升中国制度性话语权、传播好中国声音。

“讲好中国故事,要求我们更有针对性地选好中国故事,规划好传播途径,答疑解惑,让越来越多外国人准确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”长期研究国际文化交流的同济大学教授孙宜学认为,破解国际舆论环境中的“西方壁垒”,变中国形象“他塑”为“我塑”,需要精准设定铺展中国故事走向国际的坦途,让世界看到全面、真实、立体、多彩的中国。

从寻求话语认同,到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话语重构

建立中国国际话语体系,并破解目前中国全球传播的现实困境,将是漫长艰苦的过程,需要中国学术界作出不懈努力。

中国传媒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借助各自学科优势,共同探索全球传播中的中国话语模式这一重大命题,联合出版“全球传播与中国话语”青年论丛,含《认同的建构:中国与国际组织的话语交往》《西方媒体看中国跨国企业:企业形象建构范式研究》《全球治理中国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国际传播》《交互新闻研究》等多册著作,在论证基础上尽量系统地解答现实问题,合理梳理其知识体系。

要实现中国在全球话语权、影响力和参与度的提升,我们亟须做些什么?该论丛主编、上海外国语大学二级教授郭可强调,中国在全球传播中话语体系的独立性,不是要停止向国际学术界学习;相反,为了更好地建立并完善话语体系,中国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大学习步伐,形成向国际社会学习的流程和合作机制,创新吸收先进的知识体系精髓,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指导。“在这一过程中,我们不仅要以中国现实问题和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为导向,还要结合中国国际传播的现实案例和应用场景,开展跨学科、跨国界合作,打造基于中国全球传播实践的原创话语体系,才能提出具有中国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原创理论框架,并逐步形成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。”

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,全球治理体系开始出现从“西方主导”向“东西方共同治理”的转向;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,加速了世界秩序的调整,全球治理面临新的挑战。在国际话语体系重塑的时代机遇下,中国如何从寻求话语认同到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话语的重构?丛书既有理论上的高屋建瓴,也不乏实际案例的解析。比如,《西方媒体看中国跨国企业:企业形象建构范式研究》中谈到,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活跃度越来越高,它们的国际形象有待深入探究。书中整合国际政治学、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理论,提出形象建构基于先天和后天形象两个方面,并结合偏差效应理论,运用定量分析,总结出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企业国际形象的建构范式,颇具借鉴意义。

“我在中国挺好的”既是“公道话”,也是“真心话”

有说服力的国际话语体系,也离不开“他者”视角的切身经验与生动讲述。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,大量外国友人来中国留学、工作、定居,作为上海乃至中国腾飞的见证者,他们的讲述不少采用第一人称视角撰写,以朴实字句记录“歪果仁”所见所闻所感。从一个个朴实生动的故事,我们看到了外国人眼中的真实中国——“我在中国挺好的”既是“公道话”,也是“真心话”。

其中,面向作为国内外文化桥梁的国际学生“讲好中国故事”显得尤为重要,沪上多所高校作出积极探索。比如,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“国际学生感悟中国丛书”将陆续推出《中华文化经典选读》 《国际学生课堂教学案例集》 《国际学生感知中国第二课堂》《国际学生讲中国故事》,围绕“知华、友华、爱华”国际教育理念,这群国际学生眼中的中国既古老又极富当代活力。复旦大学出版社面向国际学生的新版《中国概况》则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中国国情与文化为核心价值目标,向留学生讲述历史之中国、传统之中国以及今日之中国,使其深刻理解“中国为什么能”,这套教材还将推出英文版,扩大国际传播半径。

文章来源:《东岳论丛》 网址: http://www.dylc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304/662.html



上一篇:好品山东 | 全球研发投入榜公布,东岳集团榜上
下一篇:好品山东|东岳高分子聚四氟乙烯树脂入选首批

东岳论丛投稿 | 东岳论丛编辑部| 东岳论丛版面费 | 东岳论丛论文发表 | 东岳论丛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9 《东岳论丛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