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东岳论丛版面费是多少[10/30]
- · 《东岳论丛》投稿方式[10/30]
- · 《东岳论丛》数据库收录[10/30]
- · 《东岳论丛》期刊栏目设[10/30]
- · 《东岳论丛》杂志社刊物[10/30]
- · 《东岳论丛》编辑部征稿[10/30]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富豪沈万三其人其事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一个传奇式人物。相传这位江南巨富很会做生意,富甲天下,住宅豪华无比,行业遍布全国,以显富著称于世。关于他的财富来源,是传说纷纭,以至于神乎其神,
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一个传奇式人物。相传这位江南巨富很会做生意,富甲天下,住宅豪华无比,行业遍布全国,以显富著称于世。关于他的财富来源,是传说纷纭,以至于神乎其神,什么聚宝盆,娶妻纳妾,享尽荣华富贵,吴地百姓视其为“财神”,连明太祖朱元璋都红了眼等等,不知所云。在明清两代文人笔记中,但凡谈经济、谈掌故的对他多有涉及,甚至个别事情被载入正史之中。但这个人的身世确实比较复杂,加之明清野史笔记之盛行,让沈万三的故事如同滚雪球一般,越滚越大。不过,透过正史记载、坊间传说可以窥其历史真实情况,以见元末明初经济之一斑。
对于沈万三的祖籍和故里,吴仁安于1984年在《苏州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第3期刊发文章《明初江南首富沈万三籍里考辨》认为,沈万三的籍里是今江苏省昆山县周庄镇(周庄在明初则属江苏吴县),其依据是明代郎瑛的《七修类稿》和清代的《周庄镇志》等资料。
沈万三之富是举世公认的。连清人所修编的《明史》中的《高皇后传》《王行传》《纪纲传》都曾记载到他,承认他帮助朱元璋筑都城的事实,说明其富可敌帝王,故有“白衣天子”之称。《明史》卷一百一十二《高皇后传》记载:“沈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”,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五《王行传》中记载其塾师王行“每文成,酬白金以镒计”,什么意思呢?就是沈万三的白金也就是白银以“镒”来计算,也就是即二十两或二十四两为一镒。写篇文章给这么多钱,犒军又动不动上百万银两,足见沈万三当时的财富有多少。其他如蒋一葵的《长安客语》、孔迩《云焦馆纪谈》、董谷的《碧里杂存》等有关沈家粮谷、酒水等的记载或说传闻更是让人惊叹不已。
现在民间和学界讨论沈万三多认为其是明朝人,或者说认为沈万三的事件是发生在洪武年间。现在,其确切生卒年确实难以考出。
潘群在1992年《东岳论丛》第5期发表的文章《沈万三姓名籍贯考》,认为《明史》中对沈万三的记载虽然相同,但围绕时间、籍贯、姓名异称等地方也有前后矛盾之处,一说沈秀(《高皇后传》中),一说沈万三(《王行传》《纪纲传》中),皆因清人修撰《明史》资料来源不同所致,其他的众多史籍更是众说纷纭了。作者先后列举了宋镰和刘三吾的有关记载,根据洪武年间有关宋镰的《上海夏君新圹铭》记载,苏州沈氏是洪武十二年之前的粮长,而且是当时以奉法著称的大粮长,明太祖朱元璋曾召见并和他交谈过,殊荣之极,但这位沈氏是哪位,宋镰的记载并未详述。在刘三吾的《沈汉杰墓志铭》记载中,沈万三名富字仲荣,只有兄弟二人,父亲是沈祐,原居吴兴南浔,后来迁长洲东蔡村。根据这一记载,作者推断,在洪武四年左右,沈万三、沈万四至少也七八十岁了。
其观点认为,明洪武四年九月正式设置粮长,沈氏应该是介于官民之间,替官府管粮、输粮,同时又富且贵。对于“沈万三”这一称谓,为民间沿袭元代习惯,对输粮之职的粮长之尊称,沈万三是元朝的万户三秀或者说明朝亦称“万户三秀”,这都是有可能的。
对于沈万三的结局,坊间也是传说不一,但对他招祸的原因,说法倒是一致,主要是不悦于明太祖朱元璋。借口是沈万三筑苏州街,以茅山石为心,犯了“谋心”之忌,故以“谋反之心”招祸。明孔迩云《蕉馆记谈》云:“收杀之,血出尽白。”明郎瑛《七修类稿》云:“太祖欲杀之,太后苦谏,乃得流云南,其婿余十舍亦流湖洲。”到底如何,难得而知。
伯骅在1993年第09期《文史知识》发表文章《沈万三并非死于明初》,文章援引乾隆十二年陈葜纕修《吴江县志》称:“沈万三秀富甲天下,相传由通番而得。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,二子茂、旺密从海道运米来燕京。”这是一与众不同的说法,与广为流传的说法截然不同(本文引述的潘群所著的《沈万三姓名籍贯考》一文认为上面此说不可靠,另暨南大学古籍所王颋2003年在《暨南史学》杂志上的文章《“沈万三”的真实家世及传奇》也认为“海道运米”的真实性非常可疑。)
伯骅的研究观点中引述了莫旦的《吴江志》,判断沈家被灭族确实是因洪武末年的蓝党之祸,但是莫的《吴江志》中并未提及沈万三之名,因此,对沈万三在明初被诛杀的说法,均缺乏具体的时间与罪名。文章又根据记载有沈家私塾教师王行的《半轩集》所述,内有沈万三之子沈荣甫及孙沈茂卿的墓志铭,并据此推算,洪武九年沈万三之子沈荣甫死时已71岁,假设根据其生年推算,当时如果沈万三在世的话,至少得是90岁以上老人。而且这本书关于沈万三的记载少之又少,可以推断出,当时王行来沈家担任私塾时,沈万三早已不在人世,而且当时吴中为张士诚部所割据。因此,文章分析认为乾隆时期陈葜纕修《吴江县志》中提到的“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巳死”一说可信。
文章来源:《东岳论丛》 网址: http://www.dylc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1104/344.html